刘明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前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异氟醚对转APP基因小鼠脑内海马神经元蛋白质损伤和蛋白聚集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对转APP基因小鼠脑内海马神经元蛋白质损伤和蛋白聚集的影响,并探讨海藻糖对异氟醚诱导的神经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12月龄转APP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Iso组)和海藻糖组(Tre组),每组20只。对照组小鼠不给予任何药物,将其置于持续通入2L·min-1氧气的麻醉箱中2h;Iso组和Tre组小鼠于麻醉前30min分别经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或海藻糖(400μg·kg-1)稀释液,然后给予1.4%异氟醚吸入麻醉2h。麻醉后6h取小鼠海马组织制备脑组织匀浆,应用DCFH-DA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麻醉后24 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蛋白羰基化合物、硝基化酪氨酸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蛋白表达水平,应用透射电镜检测海马神经元中蛋白聚集物的形成,应用TUNEL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小鼠海马组织中ROS水平、氧化蛋白羰基化合物、硝基化酪氨酸、Aβ1-42蛋白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Tre组小鼠海马组织中ROS水平、氧化蛋白羰基化合物、硝基化酪氨酸、Aβ1-42蛋白表达水平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异氟醚能诱导转APP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蛋白质损伤和蛋白聚集,加剧氧化应激反应,增加脑内海马神经元凋亡,海藻糖能够拮抗异氟醚诱导的神经毒性。
- 刘楠冯春生朴美花刘明孙宇田
- 关键词:异氟醚海藻糖
- 七氟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神经元蛋白质损伤和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神经元蛋白质损伤和聚集的影响。方法 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各30只:对照组小鼠给予2 L/min氧气吸入4 h;七氟烷组小鼠给予2%七氟烷吸入麻醉4 h。部分小鼠麻醉后6 h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部分小鼠麻醉后24 h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内氧化损伤蛋白质(蛋白羰基化合物、硝基化酪氨酸蛋白和Aβ42)的表达,应用TEM观察海马神经元内蛋白质聚集物。结果七氟烷组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ROS水平、蛋白羰基化合物、硝基化酪氨酸蛋白和Aβ4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蛋白质聚集物增多(P<0.05)。结论 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给予2%七氟烷麻醉4 h,能够加剧其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蛋白质损伤和聚集,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加重阿尔茨海默病(AD)的神经病理损害。
- 邓茹云刘楠朴美花李绍臣刘明冯春生
- 关键词:七氟烷细胞凋亡神经毒性
- 一种神经患者按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患者按摩装置,包括压轮、两个第一杆体和连杆,压轮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横杆,第一杆体的底端设有行走机构,第一杆体的顶端设有滑槽,滑槽的内侧壁左右两端均设有矩形通口,滑槽的内侧壁滑动安装有第二杆体,本...
- 刘明
- 一种神经患者手术托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患者手术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均安装有一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躺板,所述躺板的顶端后部两侧均滑动安装有一个夹腿件,所述躺板的顶端前部两侧均安装有一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
- 刘明
- 颅骨缺损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颅骨修补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患者术后早期和晚期颅骨修补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的60例颅骨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经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修补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晚期颅骨修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患者经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脑神经损伤程度,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刘明李浩刘檬
- 关键词: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晚期运动功能评分
- 微创置管吸引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究微创置管吸引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时间段到本院就诊的7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共35例,采取显微手术治疗)和治疗组(共36例,采取微创置管吸引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74.29%),P<0.05;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5.71%,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治疗组数据明显更优,P<0.05。结论微创置管吸引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明显,不仅能更高效的清除脑血肿,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 李浩刘明
- 关键词:微创置管吸引术显微手术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
-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创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B组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对比应用效果。结果B组血肿清除率为91.67%,高于A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A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A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采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血肿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 刘明李浩刘丹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
-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抽取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抽取时间范围在2015年4月—2018年4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良好、植物生存以及死亡人数比较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残人数较高,且重残人数较低(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可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李浩刘明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生存颅内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