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药品
  • 1篇药品不良事件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系统
  • 1篇在校
  • 1篇在校中学生
  • 1篇中学生
  • 1篇校中
  • 1篇精神活性物质
  • 1篇聚集性
  • 1篇活性
  • 1篇共享
  • 1篇共享平台

机构

  • 2篇广东省药品不...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山东省药品不...

作者

  • 2篇林燕芬
  • 1篇夏旭东
  • 1篇郭蓝
  • 1篇黄国良
  • 1篇卢次勇
  • 1篇冯红云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预警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实践被引量:8
2015年
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特征表现为同一企业同一批号或相邻批号的同一药品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多例临床表现相似的药品不良事件。通过对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是否构成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已经建成的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预警系统对于保证国家中心对可疑质量安全事件的早期预警、快速反馈、及时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家中心工作界面中基于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据产生的预警信息在省级中心工作界面中并能不同步出现,因此,省级中心和国家中心对预警信息的处理并没有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中心开始设计及搭建药品聚集性事件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本文对聚集性药品不良事件预警系统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实践进行了介绍。
冯红云葛文超夏旭东路长飞吕小琴林燕芬
关键词:预警系统共享平台
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流行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08—2021年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流行趋势,为中学生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8—2021年七次广东省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抽样调查的监测数据,对在校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特征和流行趋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2021年共调查了198499名在校中学生,广东省中学生曾经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率从2008年的10.80%下降至2021年的1.45%,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3787.463,P<0.001);复方甘草片、头痛散、去痛片和晕动片是使用率相对突出的几种药物;首次使用的原因主要是模仿或好奇心尝试以及缓解烦恼心理压力,首次使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里,首次使用来源主要是家里和药店。结论:2008—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非医疗目的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报告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相关部门近年来对中学生物质滥用的管控效果显著,但仍需加强对药店的管理、充分发挥家庭及学校在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药物中的作用,以期在未来实现更理想的监管效果。
黄国良赖文健魏雪芳郭蓝林燕芬卢次勇
关键词:精神活性物质在校中学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