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卫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核医学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肾积水肾盂成形术后分肾功能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UPJO患儿手术后患肾功能能否提高,及术前各种因素对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手术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分析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以增加5%作为分肾功能好转的标准。将术前患儿性别、月龄分组、积水的左右侧、积水肾的SFU分级及DRF分级作为潜在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IBMsPssv21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213例患儿进入本研究,手术后随访DRF由术前32.61%±14.09%增加到40.43%±11.32%,经两样本配对t检验得到P〈0.05,即术后首次随访分肾功能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以5%变化来判断,110例术后分肾功能恢复。术前各影响因素与术后肾功能是否改善作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因素,而性别、积水的左右侧、术前患肾肾图则不是。术后分肾功能并不随访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长。结论小儿肾积水手术解除梗阻后,患肾的分肾功能是可以得到提高的,术前的分肾功能、肾积水的程度以及手术时的年龄都是影响术后分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 李益卫乔中伟赵瑞芳阮双岁
- 关键词:肾积水
- 血清IGF-1和IGFBP-3在矮小症患儿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8
- 2007年
-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的价值。对青春发育前矮小症患儿9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48名,用精氨酸激发试验和胰岛素低血糖激发试验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并根据患儿GH峰值分为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CGHD组,20例)、部分性生长激素缺乏(PGHD组,38例)、特发性矮小(ISS组,34例)。采用CLIA检测血清IGF-1和IGFBP-3。对CGHD组、PGHD组、ISS组和对照组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发现,除PGHD组和IS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结果显示血清IGF-1和IGFBP-3检测对矮小症患儿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确诊CGHD有价值的指标,但对于PGHD和ISS患儿则需结合GH激发试验加以鉴别。
- 李益卫赵瑞芳吴哈季志英吕孝妹顾凡磊赵晓斐
- 关键词:矮小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生长激素缺乏
- 以分肾功能为参考重度肾积水肾切除指征的探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是探讨能否以术前分肾功能(DRF)小于10%作为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并进一步探讨若以术前分肾功能作为参考,重度肾积水行肾切除术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经手术治疗的单侧UPJO肾积水患儿。根据术前分肾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Ⅰ组:10%≤术前DRF〈40%,Ⅱ组:5%≤术前DRF〈10%,Ⅲ组:术前DRF〈5%。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分肾功能的变化,并以分肾功能增加5%作为肾功能好转的标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IBM SPSS v21软件,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128例患儿进入本研究,其中男108例,女20例。Ⅰ组、Ⅱ组患肾的DRF分别由术前的27.50%±7.44%、8.58%±1.38%提高到术后的39.28%±8.34%、26.73%±11.97%,两组患肾手术前后DFR的增加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表明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分肾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而Ⅲ组患儿术后DRF由3.89%±0.88%变为3.63%±0.94%,手术前后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602),表明术后分肾功能没有提高。结论分肾功能小于10%不能作为小儿肾积水肾切除术的指征,这部分患儿行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功能有得到提高甚至恢复正常的可能。但若以术前分肾功能低于5%为参考,肾盂成形术后患肾功能未见提高,因此,可以考虑以分肾功能低于5%作为肾切除术的参考标准。
- 张碧颖李益卫赵瑞芳阮双岁
- 关键词:儿童肾盂积水肾切除术
- 小儿肾积水手术前后利尿性肾动态显像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在小儿肾积水手术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肾积水患儿的利尿性肾动态显像(F15法,常规方法中第15 min注射呋塞米),对肾脏影像、单肾肾小球滤过率(SKGFR)及肾图曲线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结果①以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进行积水分类,术前轻、重度积水各9例,中度积水31例,均被手术证实。功能差的25例SKGFR术前为(26.99±13.85)ml·min-1,术后为(31.15±17.04)ml·min-1,平均提高4.16 ml·min-1。②术前完全梗阻30例,部分梗阻18例,无明显梗阻1例;术后部分梗阻12例,无明显梗阻37例,没有完全梗阻病例,术后梗阻改善明显(P<0.001)。③术前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UPJO)47例,输尿管膀胱交界处梗阻(UVJO)2例,术前梗阻定位为手术证实。④综合梗阻和肾脏功能信息对患儿分类,术前最差型21例,较差型28例,无正常型;术后较差型15例,正常型34例,无最差型。手术前后患儿的构成类型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利尿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是评价小儿肾积水的可靠方法,能准确反映手术疗效和疾病转归并指导治疗。
- 吴哈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李益卫顾凡磊赵晓斐阮双岁
- 关键词:肾积水核素肾动态显像手术前后利尿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小儿手术疗效评价
-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预测急性肾盂肾炎患儿肾瘢痕危险性的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预测急性肾盂肾炎(APN)患儿肾瘢痕危险性及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118例临床首次诊断为APN的患儿,男44例,女74例,年龄1个月至14岁。所有患儿急性期行^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根据肾受累范围将肾损害程度分为5级,0级为肾功能正常,肾损害自轻度到重度依次分为Ⅰ至Ⅳ级,治疗至少6个月再次显像判断是否形成肾瘢痕。72例患儿进行直接法核素膀胱显像(DRC)评价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反流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应用SPSS 11.5软件,分别对相应数据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118例患儿以单肾为单位共236个肾,急性期(发病2周内)肾显像结果,正常肾组79个,Ⅰ级肾损害组64个,Ⅱ级肾损害组51个,Ⅲ级肾损害组19个,Ⅳ级肾损害组23个。6个月后再次显像显示肾功能正常组无一个肾形成肾瘢痕;肾损害形成肾瘢痕的发生率分别为Ⅰ级7.81%(5/64),Ⅱ级49.02%(25/51),Ⅲ级68.42%(13/19),Ⅳ级100.00%(23/23)。肾瘢痕发生率与首次肾显像肾损害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77,P〈0.01)。另外,72例进行DRC患儿中,以单肾为单位共144个肾,VUR发生率54.17%(78/144),其中轻、中、重度反流。肾分别为4,43和31个。66个无VUR肾瘢痕发生率仅为4.55%(3/66),肾瘢痕发生率在轻度VUR为1/4,在中度VUR为46.51%(20/43),在重度VUR为87.10%(27/31)。VUR与肾瘢痕形成呈明显正相关(r=0.624,P〈0.01)。结论APN患儿急性期^99Tc^m-DMSA。肾皮质显像肾损害程度分级对预测肾瘢痕危险性有重要价值,肾损害程度越重,VUR程度越重,肾瘢痕形成危险性越大。对于急性期有肾损害,尤其是Ⅱ级以上肾损害、伴有输尿管反流的APN患儿应重视,积极治疗,以预防或减少永�
- 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吴哈李益卫顾凡磊赵晓斐
- 关键词:肾盂肾炎膀胱输尿管返流DMSA
- 首诊泌尿道感染患儿影像学检查评价与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首次就诊的UTI患儿核素肾皮质显像、肾脏B超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探讨小儿UTI影像学检查的策略.方法研究对象为224例首次就诊的UTI患儿,在1周内进行^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及肾脏超声检查评价是否有肾实质感染,一到两周内进行膀胱输尿管显像以评价VUR.结果经DMSA显像证实121例(54%)存在肾实质感染,其中8人伴肾瘢痕形成;103例(46%)DMSA显像正常.以DMSA肾显像为诊断标准,B超检查评价肾实质感染的灵敏度为53.72%.在肾实质感染患儿中,41%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100个发生损害的肾脏,48%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而92个未发生损害的肾脏,有1个存在中度VUR.在有肾瘢痕的UTI患儿中,75%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对VUR分度及肾损害分级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肾损害分级程度越重,VUR分度越高.结论对首诊的UTI患儿,临床上怀疑肾实质感染者,应行DMSA显像以准确评价肾损害程度,B超检查可作为筛查及补充手段;DMSA显像提示肾损害或有反复尿路感染者,尤其是有瘢痕形成的UTI患儿,行VUR检测十分必要,并建议3~6个月后随访DMSA显像,以检测是否发生肾瘢痕.
- 赵瑞芳曾纪骅季志英吕孝妹吴哈李益卫顾凡磊赵晓斐
-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小儿肾实质损害诊断显像
- 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和肾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肾盂肾炎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比较肾超声检查和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皮质显像在诊断小儿急性肾盂肾炎(APN)中的作用.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APN的165例患儿均行肾超声检查及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其中男79例,女86例,年龄1.5个月11岁,平均20个月.以肾皮质显像为诊断参考标准,确定肾超声检测APN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 165例患儿330个肾,其中99Tcm-DMSA肾皮质显像发现99个肾存在APN阳性表现,而肾超声仅发现31个肾表现阳性.在余231个99Tcm-DMSA肾皮质显像无异常的肾中,超声检查发现4个肾有异常表现.肾超声探测APN的灵敏度为31.3%(31/99),特异性为98.3%(227/231).结论 肾超声对小儿APN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但灵敏度较低.对于肾超声检查阴性的APN,临床仍需采用99Tcm-DMSA肾皮质显像以帮助确诊.
- 李益卫钱蔷英赵瑞芳季志英吕孝妹吴哈程献影顾凡磊赵晓菲
- 关键词:肾盂肾炎儿童放射性核素显像超声检查DMSA
- 儿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稀释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标本量过少时,用怎样的稀释介质以及稀释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析不同的稀释介质产生的基质效应。方法:本实验以儿童常规筛查检测项目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为例,选取血清样本30例,分别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UniCel DXI800 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试药盒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配套TT3定标液S0(简称TT3S0)、0.9%氯化钠、医用蒸馏水作为稀释介质进行手工2倍(1:1)及4倍(1:3)后测定。计算稀释测定结果与原始数据的差异,观察基质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寻找实际工作中可运用的稀释介质和稀释倍数。结果:不同稀释组与原始值之间比较,TT3S02倍(t=0.7937,P>0.05)、4倍稀释(t=-0.2503,P>0.05),以及蒸馏水2倍稀释(t=-0.284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0.9%氯化钠2倍(t=-6.4686,P<0.05)、4倍稀释(t=-3.9842,P<0.05),以及医用蒸馏水4倍稀释(t=-1.9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S0定标液2倍,4倍稀释方法及医用蒸馏水2倍稀释方法均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配套TT3定标液S0可用于标本2倍及4倍稀释。当定标液获取困难,蒸馏水2倍稀释同样可以运用。
- 顾凡磊赵瑞芳季志英吴哈李益卫
-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儿童
- 小儿肾积水肾功能的影像学评价
- 2014年
- 小儿肾积水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使肾积水得到早期诊断,但肾积水是否需要手术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积水程度、功能状况及其变化是手术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如何正确评价肾积水的程度及功能状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影像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小儿肾积水的首选检查。B超主要对积水肾进行形态学的诊断,
- 李益卫乔中伟
- 关键词:影像学评价肾积水小儿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