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凤美 作品数:18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 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环泊酚组(H组)和丙泊酚组(C组),每组88例患者。麻醉诱导时采用咪达唑仑0.04 mg/kg,舒芬太尼0.25μg/kg,环泊酚0.4 mg/kg(H组)或丙泊酚1.5 mg/kg(C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维持:H组泵注环泊酚0.8 mg·kg^(-1)·h^(-1),C组泵注丙泊酚5 mg·kg^(-1)·h^(-1),两组均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顺式阿曲库铵2μg·kg^(-1)·min^(-1)。术中调整泵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60之间。观察入室后(T_(0))、诱导后(T_(1))、插管后(T_(2))、肾上腺素棉片处理鼻腔(T_(3))、手术结束(T_(4))、苏醒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诱导后低血压、肾上腺素棉片处理后高血压、注射痛、苏醒后呛咳、躁动和恶心呕吐等的发生率。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的MAP在T_(1)和T_(4)时降低,T_(3)时明显升高;HR在T_(2)、T_(3)时加快,T_(4)时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患者的MAP在T_(1)时降低幅度和T_(3)时升高幅度均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患者诱导后低血压、注射痛、肾上腺素棉片处理后的高血压以及苏醒期呛咳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和丙泊酚均可用于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术,环泊酚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更趋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梅凤美 杨坤 吴姗姗 金晶星 陆军 王宁 曾琼关键词:丙泊酚 内镜 垂体瘤 复合环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 2024年 目的:确定复合环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 50)。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择期行脑深部刺激器植入术的帕金森病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Mallampati气道分级Ⅰ或Ⅱ级。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环泊酚0.40 mg/kg及罗库溴铵0.60 mg/kg麻醉诱导,待肌松起效后行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后2 min内HR、MAP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20%定义为阳性反应。舒芬太尼初始剂量为0.36 μg/kg,根据是否发生气管插管阳性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舒芬太尼剂量,相邻剂量比为1.2。根据Dixon-Mood法计算舒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和95%可信区间。 结果:复合环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95%可信区间)为0.335(0.298~0.378) μg/kg。 结论:复合0.40 mg/kg环泊酚时,舒芬太尼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ED 50为0.335 μg/kg。 梅凤美 章文斌 曾琼 阮义峰 陆军关键词:舒芬太尼 帕金森病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脑脊液中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和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脑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体重50-90 kg。随机均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麻醉诱导前 D 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 注完,C 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0.05 mg/kg。D 组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0.7μg·kg-1·h-1,C 组间断给予咪达唑仑0.03-0.05 mg/kg。维持 BIS 值在40-50。记录麻醉诱导前(T0)、切开硬脑膜(T1)、切除肿瘤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 MAP、HR。并于 T0、T3、术后6 h(T4)、12 h (T5)、24 h(T6)收集脑脊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和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结果 T1-T3时 D 组 MAP 明显低于,HR 明显慢于 T0时和 C 组(P 〈0.05)。T3-T6时脑脊液中 C 组 Glu、Asp 浓度明显高于 T0时和 D 组(P 〈0.05),GABA 浓度明显低于 D 组(P 〈0.05)。与 T0时比较,T3-T5时 D 组 Glu、Asp 浓度有升高、GABA 浓度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时恢复到 T0时水平。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颅内肿瘤手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 Glu 和 Asp 浓度,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岳伟 朱敏敏 金晶星 梅凤美 曾琼 朱美华关键词:脑脊液 氨基酸 颅内肿瘤 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0 2012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麻醉药,D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0min,C组静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对拔管后5、30、60、120min躁动程度、镇静状态、躁动发生率进行评估。观察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D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与麻醉前比较,D组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C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min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D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躁动程度明显低于C组,D组VAS评分在拔管后5、30、60、120min均明显低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拔管后5、30min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静脉泵注0.4μg/kg右美托咪定能减轻拔管期应激反应,减少躁动,不延迟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可预防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 曾琼 朱美华 梅凤美 刘莉 阮义峰 陆军 王宁关键词:术后躁动 神经外科 腹腔注射沙利度胺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腹腔注射沙利度胺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 36只C3H/HeJ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n=18)和假手术组(n=18),每组抽取6只小鼠用于观察肿瘤细胞接种后小鼠痛行为学的变化.将含2×105个纤维肉瘤NCTC2472细胞的最小必需培养基(α-MEM)注射到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注入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在接种前1 d,肿瘤组再分为两组(n=6):肿瘤+Thalidomide组,肿瘤+Vehicle组;假手术组相应分为假手术+Thalidomide组,假手术+Vehicle组.肿瘤+Thalidomide组和假手术+Thalidomide组在术后第1天到第7天,每天腹腔注射50 mg/kg的沙利度胺;肿瘤+Vehicle组和假手术+Vehicle组于同一时间注射等量体积的溶剂.各组于接种前1 d,接种后第3天、5天、7天、10天、14天检测痛行为学指标,包括机械缩足阈值(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WTL).结果 (1)接种肿瘤细胞后第7天,肿瘤组小鼠PWMT(1.07±0.30)g与假手术组(1.70±0.33)g相比,显著降低(P<0.05);接种后第10天,肿瘤小鼠的PWTL(12.60±1.69)s较假手术小鼠(17.70±1.54)s明显缩短(P<0.05),肿瘤小鼠的痛行为学随时间逐渐加重;(2)接种肿瘤细胞后第7天,肿瘤+Thalidomide组小鼠PWMT(1.53±0.39)g与肿瘤+Vehicle组(1.07±0.39)g相比,显著升高(P<0.05);接种后第10天,肿瘤+Thalidomide组小鼠的PWTL(16.48±1.13)s较肿瘤+Vehicle组小鼠(12.64±1.56)s明显延长(P<0.05).结论 腹腔注射沙利度胺能够显著改善骨癌痛小鼠的痛行为. 郑亚国 马正良 梅凤美 张睿 任炳旭 张娟 顾小萍关键词:沙利度胺 骨癌痛 机械痛敏 热痛敏 鞘内注射Roscovitine对小鼠骨癌痛行为学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鞘内给予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5)特异性拮抗剂Roscovitine对小鼠骨癌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24只C3H/He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S组(假手术后14d+溶媒)、C组(接种后14d+溶媒)、R组(接种后14d+Roscovitine),每组8只。C组和R组将含2×10^5个纤维肉瘤NCTC2472细胞的最小必需培养基(α-MEM)20μl注射到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模型。S组只注入不含肿瘤细胞的α—MEM。术后14d,R组小鼠鞘内注射含有20μg Roscovitine的二甲基亚砜(DMSO)5μl,C组及S组小鼠鞘内注DMSO5μl。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1、6、24、48、72h检测小鼠痛行为学的变化:机械缩足阈值(paw u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Mw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Bev,PWTL)。结果各组术前基础机械缩足阈值及热缩足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7d,C组PMWT(1.08±0.24)g,与S组(1.85±0.28)g相比明显降低(P〈0.05);接种后10d,C组PTWL(12.7±1.4)S较S组(18.6±2.1)S明显缩短(P〈0.05),C组小鼠的痛行为学随时间逐渐加重,与S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及给药前基础值相比,鞘内注射Roscovitine20μg后6hPMWT(O.70±0.19)g显著增加(P〈0.05),PTWL(14.16±1.07)s显著延长(P〈0.05),并随时间逐渐增加,12h达最大值,后逐渐降低,72h降低到C组水平。结论鞘内注射Roscovitine可有效缓解小鼠骨癌痛。 张睿 马正良 梅凤美 张娟 顾晓萍关键词:骨癌痛 ROSCOVITINE 格隆溴铵联合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肉松弛作用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全麻)恢复期格隆溴铵联合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肉松弛(肌松)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当4个成串刺激恢复至0.1时实施残余肌松拮抗,试验组静脉注射格隆溴铵4μg/kg+新斯的明0.02 mg/kg,对照组给予阿托品0.01 mg/kg+新斯的明0.02 mg/kg。记录给药前(T0)以及给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和30 min(T5)时的SBP、DBP和HR。记录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T1~T3时,两组SBP、DBP和HR高于T0时(P<0.05),试验组SBP、DBP和HR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4时HR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拮抗全麻恢复期的残余肌松作用,联合应用格隆溴铵和新斯的明较联合应用阿托品和新斯的明能较好地维持循环稳定。 梅凤美 金晶星 吴姗姗 刘美娟 曾琼关键词: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啶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颅内肿瘤手术患者40例,年龄18-6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D组,术中0.5μg·kg-1·h-1持续泵注)和等量的生理盐水(S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1min(T1)、气管拔管后1min(T2)的MAP和HR。T0、术毕即刻(T3)、术毕12h(T4)和24h(T5)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与T0比较,S组T1、T2时刻的MAP升高、HR增快(P<0.05),D组T1、T2时的MAP和HR低于S组(P<0.05)。两组T3-T5时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T3-T5时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S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维持颅内肿瘤患者术中循环稳定,抑制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的升高。 曾琼 梅凤美 金晶星 岳伟 吴姗姗 朱美华 朱敏敏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颅内肿瘤 S100Β蛋白 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2激动剂JWH015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大麻素受体2(CB2)激动剂JWH015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雄性C3H/HeN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空白组(c),假手术组(S),DMSO(D,二甲基亚砜)组和JWH015(J)组。D组和J组在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溶于最小必需培养基(α—MEM)的NCTC2472溶骨性纤维肉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S组接种不含细胞的α-MEM;C组不予任何处理。在接种肿瘤细胞后的第14天按照分组D组和J组分别鞘内注射DMSO5μl和溶于20%DMSO的JWH0151μg;S组注射DMSO。各组于接种前,接种后的3d、5d、7d、10d、14d以及给药后的1h、6h、24h、48h、72h测定小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FWMT)和热缩腿潜伏期(FWTL)。结果与术后14d给药前的基础值[PWMT(0.45±0.09)g,PWTL(11.87±1.1)S]相比,鞘内注射JWH015后6h小鼠骨癌痛即缓解[PWMT(1.20.±0.21)g,PWTL(15.35±2.42)S](P〈0.05);24h缓解作用达到高峰[PWMT(1.85±0.28)g,PWTL(18.80±2.93)s](P〈0.05);在72h作用衰退到给药前水平[PWMT(0.48±0.10)g,PWTL(11.83±1.19)S](P〉0.05)。结论鞘内注射JWH015能够显著改善骨癌痛小鼠的痛行为。 梅凤美 马正良 张睿 顾晓萍 张娟 周小芳 史长喜关键词:大麻素 激动剂 骨癌痛 机械痛敏 环泊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环泊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12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时采用咪达唑仑0.04 mg·kg^(-1)、舒芬太尼0.25μg·kg^(-1)、环泊酚0.4 mg·kg^(-1)(试验组)或丙泊酚2.0 mg·kg^(-1)(对照组)及罗库溴铵0.6 mg·kg^(-1)。麻醉维持2组均持续泵注瑞芬太尼1μg·kg^(-1)·h^(-1)、顺阿曲库铵0.1 mg·kg^(-1)·h^(-1),试验组加用环泊酚0.8 mg·kg^(-1)·h^(-1),对照组加用丙泊酚5 mg·kg^(-1)·h^(-1)。术中调整泵注速度使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60,观察生命体征和BIS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等,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气管导管拔除后各观察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结束时的BI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期间对照组SBP﹑DBP和HR的波动值显著大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镇静药物总用量少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插管后高血压以及注射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泊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更趋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梅凤美 曾琼 陆军 阮义峰 吴姗姗关键词:丙泊酚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