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学军

作品数:37 被引量:85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3-硝基丙酸
  • 9篇多巴
  • 9篇多巴胺
  • 9篇神经元
  • 7篇帕金森
  • 7篇帕金森病
  • 6篇多巴胺能
  • 6篇酸预处理
  • 6篇癫痫
  • 6篇颞叶
  • 6篇胺能
  • 6篇3-硝基丙酸...
  • 5篇卒中
  • 5篇细胞
  • 5篇脑梗
  • 4篇预处理
  • 4篇受体
  • 4篇匹罗卡品
  • 4篇缺血
  • 4篇颞叶癫痫

机构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武汉市急救中...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7篇邓学军
  • 24篇孙圣刚
  • 12篇梅元武
  • 12篇曹学兵
  • 10篇李红戈
  • 10篇童萼塘
  • 8篇梁直厚
  • 3篇万何琴
  • 3篇杨志勇
  • 3篇赵剡
  • 3篇陈吉相
  • 3篇王飞
  • 3篇柳新胜
  • 3篇殷亚萍
  • 3篇刘希金
  • 3篇宋鹏辉
  • 3篇熊兰彩
  • 3篇王芳
  • 2篇雍永权
  • 2篇王涛

传媒

  • 5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脑与神经疾病...
  • 3篇中国康复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蛇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g^(2+)对神经元保护机制的研究-Mg^(2+)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_A受体介导电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研究镁离子(Mg2+)对神经元保护的机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Mg2+对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GABA_A受体介导电流的作用。结果 (1)在钳制电压为-40mV时,GABA可通过GABA_A受体介导产生内向电流;(2)当GABA和Mg2+同时作用时,该电流峰值增高;(3)在Mg2+存在的情况下,GABA的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左移。结论 Mg2+通过正性变构调节机制影响GABA_A受体的功能,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邓学军胡波梅元武孙圣刚童萼塘
关键词:神经元保护海马MG^2+GABAA受体全细胞记录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3-硝基丙酸多次化学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2005年
目的探讨3-硝基丙酸(3-NP)多次化学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PTP(30mg/kg)在C57BL小鼠上复制帕金森病模型,以3-NP(20mg/kg)行预处理,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凋亡率和转录因子c-Jun的阳性细胞数量及c-Jun的蛋白水平;应用MPP+(0.25mmol/L)在SH-SY5Y细胞制作帕金森病模型,以3-NP(0.2mmol/L)进行预处理,并将携带显性突变体c-Jun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HA)-Jun-dn转染SH-SY5Y细胞,检测各组细胞的c-Jun表达水平及凋亡率。结果小鼠中脑黑质凋亡率:MPTP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NP单次、多次预处理后均明显降低(P<0.05,P<0.01);c-Jun阳性细胞数:MPTP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3-NP单次预处理组与MPTP组比较元明显差异,3-NP多次预处理后明显降低(P<0.05);c-Jun蛋白水平:与其阳性细胞数变化一致;细胞凋亡率:MPP+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NP单次、多次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c-Jun蛋白水平变化与中脑黑质一致;经pcDNA3(HA)-Jun-dn转染的细胞,其c-Jun的表达较未转染细胞明显降低(P<0.01),其凋亡率也下降(P<0.01)。结论3-NP单次、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确有保护作用,多次预处理保护效果更强,其机制与抑制转录因子c-Jun的表达,降低其蛋白水平有关。
邓学军孙圣刚曹学兵李红戈梁直厚
关键词:3-硝基丙酸预处理帕金森病C-JUN
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SU)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发急性脑卒中患者204例,随机分为SU组98例、传统急救组106例,观察两组现场确诊率、延续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发病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SU组现场确诊率(99.0%)明显高于传统急救组(91.5%)(P<0.05),其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但SU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1)。结论SU院前急救模式能尽快明确诊断,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万何琴邓学军赵剡王飞徐燕琴刘厚检柳新胜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卒中单元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与脑底动脉经颅多普勒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底动脉狭窄与不同类型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 12 8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ABI组 )患者和 132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 (LI组 )患者的颈动脉和脑底动脉进行检测 ,比较 2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和脑底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均超过 4 0 % ,阳性率相近 ;但ABI组中出现各种类型的脑底动脉狭窄 6 3例(49 2 % ) ,而LI组仅 39例 (2 9.5 % )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颅底动脉病变在ABI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涛孙圣刚曹学兵黄幼珍陈汉荣邓学军童萼塘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超声脑底动脉经颅多普勒
两侧颞叶相继出血后纯词聋被引量:1
2000年
纯词聋首先由Kussmaul于1877年描述,是一种少见的听语言理解障碍,主要特征是选择性听言语理解受损,而其它语言功能和阅读能力保留。对于其病理部位及发病机理长期以来还无统一认识。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文献报道不足百例,国内也鲜见。近来我们收治了1例两侧颞叶相继出血所致纯词聋,探讨其病理、发病机理及康复恢复过程。
彭海邓学军孙圣刚马世辉褚国勇
关键词:颞叶出血病理纯词聋康复
3-硝基丙酸多次预处理上调神经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 3 硝基丙酸 (3 nitropropionicacid ,3 NPA)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方法 应用MPTP在C5 7BL小鼠上制作帕金森病模型 ,应用爬杆、悬挂实验检测小鼠协调运动能力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 (TH)及神经凋亡抑制蛋白 (NAIP)的表达。结果 在MPTP组小鼠爬杆、悬挂实验评分降低 ,TH表达明显减少 ,无NAIP表达 ;3 硝基丙酸单次预处理后评分增加 ,TH、NAIP表达增多 ;多次预处理后TH、NAIP表达及评分增加更明显。结论  3 NPA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与上调NAIP表达有关。
邓学军孙圣刚曹学兵李红戈梁直厚
关键词:3-硝基丙酸帕金森病
3-硝基丙酸多次预处理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机制(英文)
2006年
背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于中脑黑质的多巴胺神经元不可逆转的变性减少,而氧化应激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硝基丙酸为线粒体复合体-I抑制剂,它可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抑制能量代谢,但德国Riepe教授发现小剂量的3-硝基丙酸可以提高神经元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它是否可以增强多巴胺神经元对神经毒素的耐受性尚不得而知。目的:认识3-硝基丙酸多次预处理对帕金森病的预防及可能的机制。设计:对照观察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材料:实验于2004-03/07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实验室进行。C57BL小鼠48只,体质量18~20g,鼠龄二三个月,雌雄不限。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①空白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②单次3-硝基丙酸组:仅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1次。③多次3-硝基丙酸组:每隔5d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共5次。④神经毒素组:腹腔注射神经毒素,1次/d,共5次。⑤3-硝基丙酸单次预处理组: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1次,3d后腹腔注射神经毒素,1次/d,共5次。⑥3-硝基丙酸多次预处理组: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每隔5d重复注射,共5次;3d后再腹腔注射神经毒素,1次/d,共5次。3-硝基丙酸和神经毒素腹腔注射剂量分别为20mg/kg及30mg/kg。方法:各组小鼠实验前及最后一次注射神经毒素后3d,分别应用爬杆实验及悬挂实验对小鼠进行运动协调评分。各组小鼠在全部药物注射完毕后3d,迅速处死,测定中脑黑质丙二醛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小鼠动作行为评分比较。②各组小鼠中脑黑质组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③各组小鼠中脑黑质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比较。结果:48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腹腔注射神经毒素后,小鼠爬杆实验,悬挂实验较对照组评分降低(P<0.01);经过3-硝
梁直厚邓学军孙圣刚梅元武曹学兵李红戈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毒素类
P2X受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P2受体是一类与细胞外核苷酸(如ATP、ADP等)相结合的细胞膜受体,这类受体分列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P2X和G蛋白耦联受体P2Y两大家族,其中P2X受体分为7个亚型(P2X1-7)。P2X1、P2X2最初是由大鼠嗜铬细胞及输精管中克隆得来,在随后的研究中,人们通过筛选组织文库、PCR等方法成功克隆了人类P2X受体。该受体是以ATP为配体的离子门控通道,Na+、K+、Ca2+等可以从中渗透。P2X受体同源性为26%~47%,其结构上类似钾内向整流通道和表皮钠离子通道。
刘艳邓学军宋鹏辉康慧聪
关键词:P2X受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变性病疼痛
达纳康对脑梗塞康复期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45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采用口服达纳康片或肠溶阿斯匹林片治疗以对比观察达纳康对脑梗塞后脑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应用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估法、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和血液流变学等为评估指标。结果:口服达纳康片3个月后,患者的脑卒中功能障碍评估法评分提高,听觉事件相关诱发电位和血液流变学指数改善,与阿斯匹林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提示达纳康是脑梗塞患者低血压状态的良好调节剂,其主要作用机理可能源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数和“三血管调节”作用。
梅元武陈吉相邓学军童萼塘
关键词:达纳康脑梗塞血液流变学康复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2005年
辛福兵邓学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药疗法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