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培训者培训(training the trainer,TTT)模式在提高临床教师教学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和访谈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名临床教师,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首先,对A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然后两组临床教师均给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6名本科四年级学生授课,课后采用斯坦福教学能力测评问卷(汉化版)调查学生对A组和B组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分。然后,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调查学生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前后教学能力的评分差异。最后对20名临床教师和3名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对于TTT模式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仅对A组进行TTT模式培训后,学生对A组和B组临床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评分分别为(3.40±0.03)分和(3.14±0.0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7,P<0.01);学生对B组临床教师进行TTT模式培训前后的总体教学能力评分分别为(3.14±0.02)分和(3.31±0.0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1)。临床教师和教学专家均认为TTT模式培训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结论本研究中的TTT模式培训内容具有可适用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他医学院校可以参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床教师的培训。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虚拟训练系统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六院临床医学院实习的57位学生的胸腔穿刺培训资料,根据培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联合训练组采用先虚拟胸腔穿刺教学后模具教学的方式;模具训练组采用单纯模具教学的方式。培训结束后进行学生自我评价和胸腔穿刺操作考试。结果两组学生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实习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理论课程成绩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我评价方面,联合训练组在"操作流畅"和"自信程度"两方面优于模具训练组(9.27±0.87 vs8.30±0.87,P<0.001;8.90±0.84 vs 8.30±0.99,P=0.016)。考试成绩方面,联合训练组在"局部麻醉"和"熟悉操作步骤"两方面优于模具训练组(8.90±0.99 vs 8.15±1.35,P=0.019;7.40±1.16 vs6.26±1.32,P=0.001)。但两组在总分上没有显示统计学差异(86.80±6.06 vs 84.93±3.65,P=0.169)。结论采用虚拟现实和模具两种方法的联合教学方式在教学效果上优于单纯模具教学,胸腔穿刺虚拟训练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胸腔穿刺操作技能。
目的了解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中文版对上海交通大学六院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3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平均总分(242.94±20.65),仅4.44%学生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七个特质中仅"认知成熟度"(43.23±6.98)表现为正性倾向;"自信心"(28.61±6.21)表现为负性倾向,而"分析能力"(30.01±4.53)和"求知欲"(30.01±4.91)处于负性倾向临界状态。男女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总体评价上存在差异(239.52±22.09 vs 247.53±18.23,P=0.025)。结论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表现弱。指出,重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及改变评估方法,是进一步提高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