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国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萧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腹部手术术后感染与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对进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感染、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浙江萧山医院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予以全麻,试验组予以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感染情况,并于麻醉前(T0)、术后2h(T1)和术后1d(T2)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感染率10.00%低于对照组26.00%(P<0.05);与T0时刻相比,T1、T2时刻两组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2时刻血清IL-1、IL-6、TNF-α水平均较低(P<0.05);与T0时刻相比,T1、T2时刻两组CD3+、CD_(4)^(+)、CD_(4)^(+)/CD_(8)^(+)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1、T2时刻CD3+、CD_(4)^(+)、CD_(4)^(+)/CD_(8)^(+)水平较高(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有利于患者尽快拔管,降低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免疫抑制,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率。
- 朱小勇陆文英章国芬刘启汉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全麻腹部手术
- 前臂手术采用超声引导下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一点法、两点法超声引导下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前臂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前臂手术患者66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一点法组和两点法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阻滞成功率、满意度)、上肢各神经感觉阻滞情况和并发症(麻药毒性反应、血肿、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点法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均少于一点法组(P<0.05),而且阻滞成功率和满意度均高于一点法组(P<0.05)。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点法组肌皮神经、桡神经阻滞情况均优于一点法组(P<0.05)。两点法组并发症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1例(3.03%),血肿1例(3.03%);一点法组并发症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2例(6.06%),血肿1例(3.03%),神经损伤1例(3.03%)。两点法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6%)与一点法组(12.1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两点注射法阻滞效果显著,较一点法能够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手术等待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尤其可以更好阻滞桡神经及肌皮神经。但臂丛神经阻滞是否存在有最佳位点,需要进一步在解剖和临床研究中探索,两点甚至更多点注射的选择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 孙燕章国芬陈炜达
- 关键词:一点法两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 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剖宫产麻醉的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徐荣钢章国芬谢芳华
- 关键词:盐酸氯普鲁卡因剖宫产麻醉
- 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不同镇静深度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皆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吸入七氟醚并输注瑞芬太尼,依据麻醉深度不同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麻醉前后记录三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TMT)完成时间。结果静吸复合麻醉情况下三组术后第1天MMSE评分与术前相比皆降低,术后第7天与麻醉前1天相比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前1天相比,Ⅰ组和Ⅲ组患者术后第1天TMT完成时间延长,而Ⅱ组术后第1天与麻醉前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Ⅱ组TMT完成时间较Ⅰ组和Ⅲ组短,Ⅰ组和Ⅲ组TMT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通过调节瑞芬太尼输注速率,维持40
- 章国芬於立伟朱小勇陆文英郭丽英
- 关键词:静吸复合麻醉腹腔镜手术术后认知功能
-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及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免疫及应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患者,经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气管插管进行麻醉,观察组运用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治疗结果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糖、去甲肾上腺素、C-蛋白反应、皮质醇水平在麻醉后10分钟、术后10分钟、术后30分钟、手术结束30分钟显著平稳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0分钟、术中30分钟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平稳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运用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小,显著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具有较高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 郭丽英陆文英章国芬谢鹃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 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激素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14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73例采用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浆皮质醇(cort)与血管紧张素Ⅱ(ATⅡ)等应激激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3时点两组SBP、DBP与HR均显著低于T0时点(P<0.05),且观察组SBP和HR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0.05)。T2、T3时点两组NE、E、cort、ATⅡ水平均较T0时点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异氟烷麻醉较之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更有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章国芬余静郭丽英
- 关键词:丙泊酚异氟烷腹腔镜应激激素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