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鑫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院科研共享平台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提升科研共享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科研共享平台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于问卷调研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对平台的评价,建立并实施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共享平台的服务模式。
结果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医院优化科研共享平台服务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研共享平台的知晓率和服务满意度。
结论以需求为导向的平台服务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科研共享平台的服务,将为医院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
- 梁公文李媛刘慧鑫杨琳郁卫东牛屹东张育军张华
- 两种测量方法在成年女性冠状面形体测量中的Bland-Altman一致性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讨女性冠状面形态参数在脊柱全长X片与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评估的一致性。方法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招募144例女性于妇科进行形体评估为受试对象。使用正位全脊柱X片作为冠状位肩膀平衡角(clavicle angle,CA)、脊柱侧弯Cobb角(Cobb)及骨盆平衡角(pelvic obliquity,PO)测量的金标准,再使用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统对CA、Cobb及PO角进行测量。使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CA、Cobb及PO角的差值均值分别为-0.2、0.2及0.2,95%的点均在临床可接受的一致性界值内,一致性良好。结论智能三维体态评估系统在冠状面脊柱角度的测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X线片作为测量方法。
- 朱红梅高蕾谢冰刘慧鑫矫玮孙秀丽
- 临床结局观察性研究中的领先时间偏倚及控制被引量:3
- 2018年
- 临床结局观察性研究中可能存在领先时间偏倚。本文以筛检诊断试验对肿瘤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研究,两个实例阐述领先时间偏倚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控制,为准确分析评价检测、治疗等干预措施对存在多个疾病病程或分期疾病的作用效果时提供控制该偏倚的思路和方法。
- 张娜刘慧鑫康殿民汪宁
- 关键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 以需求为导向的医院科研共享平台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目的 提升科研共享平台的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科研共享平台在医院科研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方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基于问卷调研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以及对平台的评价,建立并实施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共享平台的服务模式。结果 通过该模式...
- 梁公文李媛刘慧鑫杨琳郁卫东牛屹东张育军张华
- 有向无环图在混杂因素识别与控制中的应用及实例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观察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病因研究常用的研究设计,但应用观察性研究进行因果推断时,常由于未经识别、校正的混杂因素的存在,歪曲暴露因素与研究结局之间的真实因果关系。传统混杂因素判断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不够直观,且有一定局限性,有时甚至出现混杂因素的误判。有向无环图(DAGs)可以直观识别观察性研究中存在的混杂因素,将复杂的因果关系可视化,判断研究中需要校正的最小校正子集,并可避免传统混杂因素判断标准的局限性,结合DAGs还可以指导混杂因素校正方法的选择,在观察性研究中因果推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DAGs在未来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将有更多的应用。
- 刘慧鑫汪海波汪宁
- 关键词:因果推断有向无环图
- 科技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施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适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优化与完善医院科研管理系统,提高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水平。方法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并结合医院现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制定并实施了科研管理系统的优化方案,通过问卷调研了解系统优化与实施效果。结果医院建立了全过程覆盖、实时动态化的科研管理系统,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调研结果表明,院内用户对系统的评价良好,系统建设情况在北京地区医院中具有很强的优势。结论医院建立的全过程覆盖、实时动态化的科研管理系统符合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有效提高了医院科研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 梁公文王丹蕾李媛王兵刘慧鑫张华
- 关键词:科研管理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动脉CDT组25例,静脉CDT组22例),静脉系统溶栓组38例,3组均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尿激酶100万U/d持续泵入,CDT组同期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比较3组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央型DVT血栓溶栓率静脉CDT组最高(81.3±18.4)%,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5.1±17.6)%(q=6.648,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2.1±10.1)%(q=9.524,P〈0.05)。周围型DVT血栓溶栓率动脉CDT组最高(66.7±22.3)%,与静脉CDT组(45.8±21.7)%无统计学差异(q=2.807,P〉0.05),但显著高于静脉系统溶栓组(43.7±15.2)%(q=3.614,P〈0.05)。混合型DVT血栓溶栓率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静脉CDT组最高(71.7±18.2)%,显著高于动脉CDT组(55.1±9.3)%(q=3.714,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8.6±12.5)%(q=7.817,P〈0.05))。静脉CDT组消肿率(61.7±19.1)%,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1.2±10.1)%(q=7.157,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3.6±12.2)%(q=10.540,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9.1%(2/22)、22.6%(8/35),无统计学差异(χ2=2.319,P=0.314)。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疗效好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中央型和混合型DVT,静脉CDT为首选方案;周围型DVT,动脉CDT疗效优于静脉途径。
- 张学民张韬张小明刘慧鑫蒋京军李伟焦洋贺致宾何长顺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防护暴露风险事件调查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调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一线护士防护暴露风险事件现状,为管理者做好护理人员防护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支援武汉的308名护理人员,采用研究团队自行编制的网络问卷进行调查,通过事件回顾的方式对护理人员在防护状态下的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共有304人填写了有效问卷,88.8%的护理人员接受了防护暴露风险事件预防与应对的培训。7种防护暴露风险事件中,鞋套污染、脱落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53.6%;由于有手套的保护,手部或皮肤污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为14.1%;护士心理负担最重的防护暴露风险事件是N95口罩污染、脱落或移位,分值达8.2±2.3。单因素分析发现,支援武汉天数不同,防护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不同(χ^2=14.562,P=0.024);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发现,男性是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的种类数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9)。结论:支援武汉的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中会出现防护暴露风险事件,在工作中既要指导护士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又要指导其有效应对,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 王秋郭金玉孙红王泠应菊素刘慧鑫
- 关键词:冠状病毒感染护士个人防护装备
- 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评估热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4例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0例,女104例;中位年龄57(23~89)岁;中位体质指数25.6(16.7~36.0)kg/m^(2);213例伴高血压病,66例伴糖尿病;92例有吸烟史。术前肌酐中位值73(32~170)μmol/L;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值95(33~142)ml/(min·1.73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2.5(7~9)cm。344例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热缺血。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评估WIT与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术后eGFR-术前eGFR)/术前eGFR×100%]的相关性。根据术中WIT将患者分为WIT<20 min组、20 min≤WIT<30 min组和WIT≥30 min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术前eGFR和肿瘤直径进行校正。结果3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29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11例,其他病理类型12例;病理分期T_(1a)期318例,T1b期18例,≥T_(2a)期8例。344例中WIT<20min组119例,20min≤WIT<30min组146例,WIT≥30min组79例,3组肿瘤最大径[2.1(0.7~5.0)cm与2.8(0.8~6.0)cm与3.0(0.9~9.0)cm]及术后6~12个月eGFR变化百分比[-3.3%(-29.3~43.8)%与-8.5%(-65.0~75.9)%与-9.3%(-42.5~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WIT增加,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在30min后曲线逐渐趋于平稳(R^(2)=0.044,P=0.01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术前eGFR基线和肿瘤最大径进行校正后,WIT<20 min组术后eGFR显著高于20 min≤WIT<30 min组(P=0.009)和WIT≥30 min组(P=0.017)。20 min≤WIT<30 min组与WIT≥30 min组术后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WIT<20min的患者术后eGFR水平高于WIT≥20min患者。而当WIT超过20min后,缺血时间的延长不会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 韩松辰宋宇轩戴翔张维宇杜依青刘慧鑫徐涛
- 关键词: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肾功能
- 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被引量:15
- 2022年
-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产后6周妇女(2247例)的临床资料和POP现状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PO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产后早期POP发生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另采集2019年11—12月间的数据(403例产妇)用作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进一步探讨影响阴道分娩初产妇(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的阴道分娩初产妇885例)产后早期POP发生的产科因素。结果发生POP者占24.3%(545/2247),年龄、产次、孕前体质指数、阴道分娩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后早期新发POP相关(P均<0.05)。据此构建了产后早期POP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提示模型的区分度良好[代表区分度的C指数(C-index)分别为0.759和0.760]。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中,年龄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其产后早期发生POP的主要高危因素(P=0.044、P=0.004)。结论产后早期POP发生率高,本研究构建的产后早期POP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可在一定程度指导临床实际工作,给予孕产妇相应的诊疗建议,为POP的一级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
- 王青于晓杰刘慧鑫汪海波孙秀丽王建六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产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