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佳 作品数:8 被引量:35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基于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的单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降水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基于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的单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降水估算方法,包括搭建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BBDM框架,BBDM框架具有双分支网络结构;对单站多普勒雷达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在训练BBDM过程中采用双分支训练策略;... 熊安元 苏菲 刘娜 花文军 刘雨佳 王子轩 辛永健文献传递 强对流天气人工智能应用训练基础数据集构建 被引量:17 2021年 基于业务观测、历史灾情及互联网媒体等多源数据整编形成强对流天气人工智能应用训练基础数据集(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DataSet for AI application,SCWDS)。SCWDS包括2012—2019年中国大陆区域的雷暴、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及龙卷5种强对流天气,共184865个个例(站次),9256405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强对流天气过程标注及对应时空窗口范围内的地面观测数据、探空数据、闪电定位数据、雷达基数据、卫星多通道数据和再分析产品等。雷暴、短时强降水、冰雹主要出现在6—8月,雷暴大风主要出现在4—5月,龙卷主要出现在6—8月和4月。短时强降水发生时间呈03:00—04:00(北京时,下同)和15:00—16:00时段双峰分布,雷暴、雷暴大风、冰雹、龙卷主要发生在13:00—19:00时段。雷暴主要出现在华南、江南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雷暴大风主要出现在华北北部及江南沿海,短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西南、华南、江南及黄淮江淮地区,冰雹主要出现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及华北北部。SCWDS作为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基础数据,为强对流天气智能识别和预报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刘娜 熊安元 张强 刘雨佳 战云健 刘一鸣关键词:强对流天气 人工智能 基于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的单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降水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基于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的单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强降水估算方法,包括搭建双分支双阶段深度模型BBDM框架,BBDM框架具有双分支网络结构;对单站多普勒雷达特征数据进行预处理;在训练BBDM过程中采用双分支训练策略;... 熊安元 苏菲 刘娜 花文军 刘雨佳 王子轩 辛永健基于Hadoop架构的气象大数据汇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adoop架构的气象大数据汇聚方法,技术方案可概括为:首先搭建并部署多源异构气象大数据资源汇聚环境,然后获取气象分析的需求信息,根据需求信息通过可视化界面Web端配置资源汇聚信息创建资源汇聚任务,并... 张强 陈东辉 刘一鸣 韩瑞 罗岚心 高静 石岩 赵煜飞 刘雨佳 冯爱霞 战云健 姜筱玮 王妍 梁中军 兰平 范邵华 李默予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1961—2014年暴雨及典型暴雨事件统计分析 被引量:17 2017年 利用1961—2014年华南地区连续无缺测的145个地面气象站日降水量资料,对该区域近54 a的暴雨分布情况及年际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暴雨类型以日降水量为50~100 mm的情况居多,占暴雨总日数的80%。华南南部沿海地区观测到的暴雨日数多于其西北部内陆区域,南部沿海台站暴雨降水量占台站总降水量的比例超过39%,其中广东上川岛高达53.6%。近54 a华南地区站点平均年暴雨日数最多为2008年,约9 d,最少为1963年,约4 d。在54 a平均月分布上,6月份站点记录暴雨日数最多。逐年暴雨日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约为0.3 d·(10 a)-1。华南地区1961—2014年共挑选出典型暴雨事件312个。华南地区暴雨日数和典型暴雨事件次数在前汛期略高于后汛期。 刘雨佳 张强 余予关键词:暴雨 赴韩国气象厅执行中韩双边交流合作任务总结 2019年 1概况为了执行中韩双边会谈纪要(JWG-14)中“双方将开展气候资料管理和气候服务技术合作”的相关要求,2019年6月17—21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NMIC)派遣赵煜飞和刘雨佳赴韩国气象厅(KMA)开展了为期5天的技术交流活动。本次出访的重点是加强双方在气象资料处理统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服务技术方面以及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沟通交流。 赵煜飞 刘雨佳关键词:气象厅 气象信息中心 全球气象数据质量评估系统及应用(V1.0) 2024年 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气象观测数据规模越来越大,数据种类越来越丰富,时间频次越来越精细.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过国际通信系统、国内通信系统以及同城通信系统实时收集覆盖全球、区域及中国的地面、海洋、高空、飞机、卫星、雷达等观测数据,这些观测数据是全球、区域及中国天气预报、气候监测以及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支撑.在数据应用过程中,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及气候变化等应用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因此,如何在数据应用前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正确认识数据质量状态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进而降低数据质量问题对数据应用端的影响,是保证气象数据发挥高效益的关键环节. 孙英锐 王丽霞 刘雨佳 刘娜 张强关键词:数据应用 数据质量评估 气象数据 气候监测 通信系统 面向CRA的中国风廓线雷达小时产品质量控制算法与评估 被引量:1 2021年 面向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CRA)的应用需求,针对中国风廓线雷达小时产品资料特点,在美国NCEP风廓线综合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国风廓线雷达逐小时水平风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比质量控制前后风廓线雷达资料与探空资料的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及均方根误差,证明了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以ERA-Interim资料作为间接参考场,通过比较探空资料与不同型号、不同探测高度范围、不同观测时段、不同垂直层次风廓线雷达资料相对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偏差,分析了质量控制前后中国风廓线雷达资料的整体质量。结果表明,经该算法质量控制后,风廓线雷达与探空风场表现出了更好的一致性。不同雷达型号、不同探测高度资料的相关系数从0.17~0.82上升至0.79~0.98。在相对ERA-Interim与探空资料的偏差方面,质量控制后,除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的u风分量在300 hPa以上仍有5 m·s^(-1)左右的偏差外,其他型号雷达的u、v风分量在各垂直层的平均偏差均在3 m·s^(-1)以内,证明质量控制算法具有识别高层粗大误差数据的能力,能够使最大探测高度以上的数据得到有效利用。 王蕙莹 周自江 廖捷 远芳 刘雨佳关键词:风廓线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