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如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 2014年
- B型脑钠肽是心室在容量或压力负荷下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临床试验证实,它可作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其血清浓度变化可以预测药物和器械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基于BNP生理作用开发的药物--奈西利肽,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失代偿期心衰的治疗,其短期疗效已由诸多临床试验证实,但能否改善远期预后以及对于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等方面,仍然受到质疑,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究。
- 刘如杨俊杰
- 关键词:B型脑钠肽充血性心力衰竭
- 钙离子拮抗剂对冠心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CCB)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行PCI术且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527例,按是否服用CCB治疗分为2组:接受CCB治疗组(CCB组)5123例(48.7%),未接受CCB治疗组(非CCB组)5404例(51.3%);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清除2组基线资料差异显著患者后,CCB组2686例(50.0%),非CCB组2682例(50.0%).分析服用CCB对PCI术后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患者2年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后CCB组血小板高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4%、27.3%,非CCB组分别为31.2%、28.5%,2组匹配前后血小板高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90、0.450).倾向性评分匹配前CCB组2年全因死亡率及心原性死亡率均较非CCB组显著升高(0.5%比0.3%,P=0.008;0.2%比0.04%,P=0.006),其他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匹配后2组2年全因死亡率及心原性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倾向性评分匹配前服用CCB是2年全因死亡独立危险因素(HR3.61,95%CI 1.12~11.6,P=0.030),而匹配后不再是2年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1,95%CI 0.50~8.11,P=0.330).结论 CCB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无明显影响,不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长期预后.
- 杜梦阳宋莹许晶晶唐晓芳王欢欢刘如蒋萍姚懿宋雷许连军赵雪燕高展袁晋青
- 关键词:钙离子拮抗剂氯吡格雷预后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严重出血诊治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出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术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与不良临床预后显著相关。术前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的出血风险评估十分必要,尤其是对消化道、颅内出血风险的评估。可应用2011年欧洲指南推荐的CRUSADE出血评分。对于出血中危及以上患者,应合理优化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的种类、剂量和疗程。同时,桡动脉路径能减少出血和血管并发症,股动脉路径使用血管缝合装置亦可以降低穿刺点出血风险。鉴于消化道出血和颅内出血的特殊性,应根据专科指南结合心血管风险予以处理。
- 刘如袁晋青
- 关键词:出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稳定性冠心病治疗策略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应用于临床的30年间,人们一直坚信这一血运重建方法可使大多数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获益。随着近十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长足发展,例如不停跳搭桥、微创搭桥、全动脉化搭桥、更佳围术期护理、支架结构设计的改进、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的广泛应用、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技术的提高,对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各种多支病变、复杂病变的处理日趋完善,且手术成功率也显著提高。
- 刘如袁晋青
- 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SYNTAX积分
- 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5 826例(包括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将患者分为收缩压正常组[100~139 mmHg(1 mmHg=0.133 kPa),n=4 323]和收缩压升高组(≥140 mmHg,n=1 503),参照同一标准,进一步将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分为收缩压正常者(n=3 034)和收缩压升高者(n=1 227)。比较不同分组患者2年内全因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收缩压正常组相比,收缩压升高组年龄较大[(61±10)岁vs(57±10)岁,P<0.001]、女性患者比例高(29.3%vs 21.6%,P<0.001)、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和脑血管病史)多,多支病变比例高(77.5%vs 71.0%,P<0.001)。两组患者全因死亡、MACCE以及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收缩压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升高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3%vs 0.7%,P=0.048)和脑卒中(1.9%vs 1.2%,P=0.038)发生率增加。针对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收缩压升高者的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收缩压正常者(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不是支架内血栓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既往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结论:ACS入院收缩压升高患者常伴随更多高危临床因素,但入院收缩压升高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越姚懿宋莹唐晓芳徐娜王欢欢许晶晶刘如姜琳蒋萍高立建张茵宋雷陈珏乔树宾杨跃进高润霖徐波袁晋青
- 关键词:收缩压
- 冠心病三支病变的治疗策略比较和其预后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研究
- 本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部分 稳定性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三种治疗策略对比分析 目的:真实世界中,来自国人关于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三支病变患者冠...
- 刘如
- 关键词:三支病变预后评价易感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